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316篇
地球物理   278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气象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国际先进的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进行模型调试、验证, 实现本地化的基础上, 以双季稻发育速率参数为主, 结合地形、气候、水稻熟性分布和当地生产实际, 将江南双季稻区按发育参数划分为7个区域, 实现了ORYZA2000模式在我国江南双季稻地区的区域应用。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不同年份气象条件影响定量评估的应用试验, 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 定量客观。探讨了利用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式动态预测产量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发育期的水稻模拟生物量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 结合趋势产量预测, 实现了地区级双季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外推检验结果表明, 各地早晚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4.8%~6.1%, 可初步用于业务。  相似文献   
992.
CO2倍增对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FDL-CM2.1耦合模式控制试验和CO2增长试验逐日降水输出结果,评估了CO2浓度加倍对我国极端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年极端降水的强度增强、降水量显著增多及降水频次显著增加(除华北南部外); CO2浓度加倍对我国春夏季极端降水影响较大,导致东部多数地区春夏季极端降水频次增加,强度增强;而CO2浓度加倍导致华北南部和长江中下游春夏季雨日减少以及小雨、中雨减少,从而导致年总降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3.
灾害性天气对广西森林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广西主要森林生态旅游线景点代表站1971~2000年暴雨、雷暴、大风的数据统计,找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对各旅游区最佳旅游期进行灾害性评估,试图找出安全、适宜的旅游季节,为旅游部门增收、游客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提供科学的建议.分析结果:桂北森林生态旅游最佳时节为4月和9~10月,桂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5月及9~11月,桂东南最佳旅游时节为3月和9~11月,桂东最佳旅游时节为3~4月和9~11月.  相似文献   
994.
监控系统信号防雷设计实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分析雷电对监控设备的影响因素,对广西佛子玻璃深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监控系统的信号防雷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广东省46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广州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及珠江三角洲4个主要城市的PM 10浓度等资料,通过矢量EOF方法,对选出的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天气过程(2004年1月4~10日)和清洁过程(2005年11月15~21日)的近地层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典型灰霾天气过程第二、三模态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受局地中小尺度环流系统影响,污染物局限在当地,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而清洁过程与强平流输送有关,主要受大尺度环流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996.
This paper presents detailed SHRIMP zircon U–Pb chronology, mineral chemistry,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d Sr–Nd–Hf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Datong pluton and its quenched enclaves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in an attempt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origin of diverse arc magmas. The Datong host granitoids are intermediate to acid in composition (SiO2?=?57.5?~?73.1 wt.%), and exhibit high-K calc-alkaline to shoshonitic affinities. The quenched enclaves are silica-rich ultrapotassic rocks. Detailed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Datong pluton was emplaced in Ordovician time (473.4–447.7 Ma), which places the Datong pluton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 rather than a syn-collision setting of Early Silurian age. The Datong host granitoids were deriv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sediments, with the subsequent melt interacting with the overlying mantle wedge during its ascent. Partial melting of the veined mantle wedge hybridized by sediment-derived melts generated the silica-rich ultrapotassic magma, which was injected into the Datong granitoid magma chamber and quenched, resulting in enclaves hosted by granitoids. This contribution provides evidence that arc magmas can be derived directly by partial melting of subducted sediments, which is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diverse arc magmas.  相似文献   
997.
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钒钛磁铁矿矿床是镁铁-超镁铁杂岩重要的矿床类型,但二者共生的情况在国内还不多见。新疆北部这类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化岩体较为发育,目前已发现有香山、牛毛泉、土墩南和哈拉达拉等4个岩体属于此类。它们的成岩时代多集中在早二叠世,出露面积在2.8~22km~2,介于通道型铜镍矿化小岩体和大型层状岩体之间,韵律构造发育;岩石组合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岩类,以出现浅色的闪长岩或淡色辉长岩为特点,岩石中金属矿物氧化物(钛铁矿、磁铁矿)和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有时有镍黄铁矿)共存和共生;含矿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与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和钒钛磁铁矿矿床相比,具有重叠和过渡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反映出杂岩体不同岩石类型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岩浆来源,是经过强烈分异和演化的产物。新疆北部这类复合型矿化,与北疆地区典型铜镍矿床和典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共同构成了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矿床成矿谱系。  相似文献   
998.
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轴线模型对2002、2008、2017年3个年份的城市形态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1)从沙湾古镇整体形态看,古镇经历了由“单核内聚”到“轴带生长”,再到“发散蔓延”的3个发展阶段,古镇核心不断扩大,形态趋于完善;2)古镇空间形态外拓方向和集成核中心的扩展方向一致,古镇新商业中心转移与空间形态演变呈同步性;3)古镇集成核与商业中心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与现代城市的正交网格形态以及传统古镇相对密集复杂的空间肌理有关。文章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律,并提出未来古镇的空间设计应适当遵循空间同构、合理规划交通道路、理性控制旅游开发,从而保护与延续古镇原有的空间特质的建议,为传统村落新空间设计,继承与重构空间发展结构和秩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99.
1000.
采用195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站降水资料,对东亚大陆季风湿润区冬季的水汽收支变化与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异常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水汽收支时间序列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挑选的水汽收支高、低值年不仅能够指示季风湿润区经向风的异常变化,还能够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和降水的异常变化。高值年,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偏弱,对流层低层为异常偏南风,整层为异常逆时针环流,30°N以南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强,大气水分收入增多,降水增加;低值年则相反。差值合成的异常降水量中心值可达40 mm以上,差值合成的水汽异常输入主要集中在600~900 hPa。合成的经向水汽收支占净收支变化的91.3%,纬向上相差较小。季风湿润区南、北区域的水汽收支及降水的差异明显,纬向的收入支出对此差异贡献较大。水汽收支的年代际特征,不仅能够指示水汽输送的强弱及从海洋输入水汽的多少,还能够指示季风湿润区降水的变化,且差值合成的异常降水量最大可达30 m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